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致辞。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香港中文大学委托顾问公司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过去五年(2018年至2022年)的研发概况,发现大湾区研究产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9%。有关报告20日在深圳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发布。
报告指出,大湾区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区内活跃研究人员数目在2018年至2022五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从五年间发表论文来看,活跃学者人数超越42万,他们专注于多个对提升大湾区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的领域,包括工程、医学、计算机科学等。
报告发布现场。主办方 供图
该报告由国际领先的科研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主要基于其旗下Scopus文摘和引文数据库的信息撰写而成。港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表示:“报告展示大湾区作为研发枢纽的惊人增长。世界银行数据指出,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大湾区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系。报告显示,大湾区的研究产出正好反映这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别具优势。”
报告还评估了大湾区的研究对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五个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之贡献,发现港中大的生物医学研究产出占整个大湾区总研究产出量的5.3%,显示港中大在推动该重点领域的学术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座谈会。主办方 供图
报告又指出,港中大的FWCI超越大湾区所有研究产出量领先的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机构,在大湾区的高产出机构中排名居首。(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为网络转载到本站发表,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确认后会立即删除文章。